{{currentTime}}
成都市教科院赴彭州宝山村调研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基地建设

为进一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五育并举,着力建设一批高质量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13月5日,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带队成都市教科院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成都市教科院国际化与高等教育研究所等四个处室中心负责人和教研员一行来到成都市彭州宝山村调研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建设。宝山村党委书记、宝山集团董事长贾卿,宝山集团副总经理任彬,宝山村庄发展学院院长张金文参与调研并出席座谈会。

张金文院长提出当前宝山村的主要需求是希望能在教科院专家的指导下,梳理宝山村自然及人文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逐渐形成中小学生游学研学课程体系。他介绍,宝山村研学资源分为“一心四区”五个资源板块,共19个项目,涵盖知识科普、自然观赏、体验考察、野外探险、文化康乐五大研学领域。任经理在此基础上补充道,宝山村是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并被授牌成都市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自然教育基地等。但与此同时,中小学生来宝山参加实践活动的人数较少,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存在较大挖掘空间,宝山村希望能够利用好现有资源,针对大中小学生设计出不同的课程,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并成为成都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针对张院长和任经理提出的需求,教科院肖慧老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成都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评审标准(试行)的各项指标,并就宝山村的具体情况提出资源整合建议。

简短会谈结束后,宝山村张院长、任经理带领教科院一行实地参观宝山村研学基地。在宝山村村史馆,张院长向大家介绍宝山村原党委书记、宝山集团原董事长贾正方老人的感人事迹,在他的带领下,宝山村人坚持走集体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全村共同富裕。教科院罗院长表示,宝山村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对这些事迹进行挖掘和整合。

张金文院长介绍前村支部书记贾正方老人创业事迹

村委副书记任彬向罗清红院长介绍宝山村图书馆

宝山村工作人员介绍水电站工作装置

实地参观后举行双方座谈会


参观结束后,大家返回会议室继续研讨。在座谈会上教科院罗清红院长提出,乡村振兴符合时代要求和政策要求,宝山村是乡村振兴的标杆,宝山村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因此在后续课程开发中,课程开发人员需要做到以历史课程为核心,注重价值打造。课程开发人员应关注到中小学教材中哪些章节能够与宝山的资源相契合,从而进行具体整合。宝山村研学实践基地建设可以参照芬兰自然学校的定位,充分挖掘其中的育人因素。课程开发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教材编写方面可以邀请一线教师及教科院工作人员一起合作完善课程框架结构,并完成课程样章。针对研学基地的评审标准,宝山村可以首先进行自评,并将结果向教科院进行反馈,教科院相关人员将据此提出工作安排。

在课程开发方面,教科院教材研究中心岳刚德主任提出最根本的建设目标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他举例提到宝山村贾正方老书记的感人故事可以进行挖掘,村史馆也可以将老书记的故事整合并传播,这也正是“立德树人”在研学游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课程模块建设方面,针对宝山村的现有资源,课程模块可以有很多分类,而关键任务是将各个模块构成体系,并在体系构建过程中明确每个课程模块的目标,以及如何评价目标的完成情况。宝山村的研学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农村的感情,从长远来看,可以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基础。岳主任最后提到,研学游学项目把授课地点从传统教室转移到真实的情境中来,这一空间转换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化和启迪有重要作用,从而实现场景育人的替代功能。作为非正式教育的重要板块,研学游学需要得到重视。

教科院国际化与高等教育研究所高瑜所长提到,宝山村历史底蕴深厚,又具有思想精神的引领和感召,育人价值很高。高瑜所长用“三合”对宝山村现有资源进行了总结和概括。首先,宝山村自然元素多,是“三合”中的“天人合一”,针对宝山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动植物资源、水电资源、生态资源等,可以开发主题式学习。不同于学校里面分时间段的学习,研学基地可以将各学科进行高度整合,如根据宝山村的实际情况,历史语文物理等学科可以实现融合,这一点则体现出“三合”中的“融合”。高所长提到“三合”的最后一合是指“大中小学的联合”,具体来说,大中小学体验的是不同层次的知识,但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纵向的交流,这也是目前课程设置的趋势。中小学生可以进行探究性的任务,大学生则可以作为引导者身份,实现自主学习。

宝山村党委书记、宝山集团董事长贾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在宝山村研学基地的课程开发过程中,希望能得到教科院各位专家领导的帮助,使宝山村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山地优势、动植物优势、地质优势等,打造出高质量、特色化的研学基地。

会议最后,成都市教科院与宝山村就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时间节点做出具体安排,并将在后续工作中进行进一步的合作研讨。



扫一扫关注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