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守初心知使命,共谋划再出发
——成都“微师培”召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部署会议

2015年6月26日,作为成都市师培师训重大特色项目,成都“微师培”为成都教育高品质发展和教师高素质成长的迫切需求因应而生。五年来,成都“微师培”整合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教育共计29个学科,累计课程6699节,教师登录次数1909073次,累计学习2067762节,覆盖全域成都22个区(市)县,并逐步对省内外开放,“溢出效应”彰显,成都“微师培”为成都乃至更大区域“优质教育全域共享,城乡统筹高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等各级领导的批示。

2020年1月8日上午,成都“微师培”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规划会议在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二厅顺利召开,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院长助理黄祥勇、成都市教科院教师发展所副所长袁文、课程与教材研究中心主任岳刚德、课程与教材研究中心副主任罗良建、成都市教科院教师发展所“微师培”专项管理员王琴老师、项目组29个学科负责人以及东方闻道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人员共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黄祥勇主持。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做了讲话,他回顾了成都“微师培”项目的缘起,强调了“微师培”的重大意义,对5年来项目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对大家所做大量的工作和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说,新年伊始,教育部主管的《在线学习》杂志用头条封面的方式,以“教育信息化成都画像”为题,重磅推出六篇文章大篇幅介绍成都,其中就有我们的“微师培”。他说这次会议就是讨论问题,他直面了“微师培”面临的一些困难包括经费问题,并拿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同时,他对“微师培”未来发展走向及工作部署提出要求:一是要“数字化”,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水平发展,“微师培”要进入“数字无限分享”时代;二是要“精品化”,各学科各部门协同协作,系统配置,做好计划,推动整体发展;三是要“资源化”,加强支撑,这个支撑是技术支撑、平台支撑、资源支持;四是要“常态化”,增加互动,“微师培”要成为共同交流平台,而不是单向传输,要把受培训的老师也作为资源,可以把他们优秀的案例上传,经过审核发布分享,共同学习。

成都市教科院课程与教材中心主任岳刚德博士指出,“微师培”面临的问题,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得到合理解决”;“微师培”坚持用心做下去一定能发挥显著效应。他提请大家注意学习,包括国务院最近出台的几个重要文件,特别是坚持课堂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以现代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引领教师立足基于课堂教学研究的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在“微师培”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围绕课例研究、教材研究和课标研究等主题整体推进。

成都市教科院课程与教材中心副主任罗良建和大家分享了几点“微思考”:选好题,解决存量与增量的问题;选好人,解决经验与活力问题;选好材,解决痛点和难点的问题;突出关怀,为团队注入外生动力;突出情怀,为团队激发内生动力。他还对“微师培”今后的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和建议。

东方闻道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组负责人薛竹用资料分享的方式,向大家汇报了整个项目五年来的进展,以及做好平台运营、项目有序推动的设想。

锦江区教科院副院长凌虹、成都市教科院张碧荣主任、郑其武老师、赖蓉辉老师、钟宁老师、万朝丽老师先后发言,建言献策,会议气氛活跃。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黄祥勇在主持中强调,“微师培”是一次“跨界”合作,要巧妙发挥团队作用,要重视和规避风险,守好底线,弘扬正能量。

2020年新的一年来临之际,“微师培”守初心,知使命,整行装,再出发!


扫一扫关注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