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教育政策研究何为——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第六期博士论坛成功举办

  2021年5月24日,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第六期博士论坛在A栋523室举行,本期主讲人李宜芯博士带来题为《教育政策研究何为》的讲座。在讲座伊始,李宜芯博士对主题中“何为”一词做了解释:一是教育政策研究是什么的何为,二是教育政策研究做什么的何为。

微信图片_20210526215510  

  首先,李宜芯博士提出,教育是一个充满公共话题的领域,既可以从绵延不绝的人类文明说起,也是茶余饭后、亲朋好友聚会中的热点话题,大可影响国家区域的现代化建设,小可事关每个家庭的获得感。提及教育话题,似乎从来无需专业的知识,大家都能很轻松地表达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这正是教育研究和教育政策研究的难点和魅力之所在,因为它事关每位社会成员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体验。

微信图片_20210526215731

  在“教育政策研究是什么”的环节,李宜芯博士介绍了学界认可度较高的两种教育政策研究分类。一类是直接服务于政策决策者, 为公共决策提供政策建议的研究,可称为“脚踏实地”的教育政策研究。第二类是探寻有关教育政策和政策过程知识的研究, 可称之为“仰望星空”教育政策研究。两种方式各有所长,前者直接导向教育政策决策,但缺乏学理性,后者具有学理性,但不一定能导向政策建议,如何在两者之间架构起沟通的桥梁,是学者们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

   在“教育政策研究做什么”的环节,李宜芯博士借助两组东亚夜景卫星灯光图向大家展示了成渝地区双层经济圈为何可以担起我国“第四极”的使命。以此为楔,李博士将目前手里的主要任务——对成都“教育强市”战略的研究作为教育政策研究的一个范本与大家共享,因为无论研究教育、研究“强”、研究教育与城市,都离不开政策的制定、政策的执行、政策的效果监测与政策的调整,而这些政策条例,也将会浸润在教育实践的肌理当中。

微信图片_20210526215722

  成都市教科院作为成都教育发展的“智库”,参与了许多教育政策的研制,为各方面教育政策的落实与监测提供了高品质服务,因此本次讲座引起了与会老师的共鸣,并产生了一些独到见解。

  岳刚德博士认为,李宜芯博士以东亚夜景卫星图分析导入,实则突显她坚持让数据说话的政策研究循证取向的基本主张。她提出的成都未来发展“教育强市”的远景目标,首先,可以运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世界发达国家地区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关系,提炼出一系列有待检验的指标体系;其次,以“教育先行”的战略高度,透析区域教育从学前、义教、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真问题,直逼学前教育的普惠达标问题、义务教育均衡问题、高中教育特色化发展以及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通等问题,系统思考区域教育未来发展目标;第三,充分利用年度统计数据,对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人数、各区市县学位供给、家长就读意愿进行趋势研究,为政府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高瑜博士提出,初看题目——《教育政策研究何为》,便觉得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当前,不论是大学还是教育行政部门或是学校,都在学习、研究、贯彻各级各类政策文件。上周日一场教育领域的学术论坛上,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们就博士生的选题在沙龙对话环节都提到了“面向政策需求”“关注国家政策”等建议,看得出,“政策”正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向度。教育实践层面,更是涌现出学习政策的热潮。2年前到宜宾的一所县城高中,学校将最新的教育政策打印后分发给每位教师,全校集中学习与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作为教科研机构,在联接教育政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方面更是有其自身优势。李宜芯博士以《教育政策研究何为》为题将教育政策研究在理论维度与实践之思进行了勾连,并以自带幽默的语言表达、可爱有趣的图片配文、丰富开阔的跨界思维,让研究与工作变得有趣,我想这也许是教育研究的想像力吧。

  薛涓博士在发言中表示,李宜芯博士的讲座基于教育政策展开,从自己丰厚的理论积累出发,关注到教育政策的学理分析,又立足于手头工作现实,关注教育政策制定现状的现状,既有远方又重当下。她所提出和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将工作与专业结合,仍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也期待得到各位老师的点拨。讲座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她选取的例子,从中国历年来的卫星灯光图出发,直观体现出国家这些年的纵向变化;又从整个东亚对比图出发,从横向对比分析出中国发展存在的问题。这种开阔视野,跳出教育从其他维度分析教育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如果结合具体可靠的数据分析,将能更实证地指出教育发展的个性化展开方向。

  张丽博士说,对于教育政策研究何为,听完宜芯博士的讲座,有两点感触。一是需要其他领域的理论关照教育问题。如多年前成都市率先在全国进行教育均衡监测,其基点就是引入经济基尼系数,通过差异系数量化的方法让不同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资源配置、教育质量从隐性得以显性化,让政府可以明确可作为的点。二是随着社会经济人口的变化,政策研究的时宜性和理论性需要加强。如目前郊县区域可以优先达到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标准,而传统优质教育区域由于办学条件改善的限制和学区人口结构化的变化,短期内无法正常实现优质均衡,需要教育系统外部的行政能量给与改变,理想的优质教育与现实的教育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张力,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既需要行政力量的博弈,更需要多学科多视角的理论研究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的持续绿色发展。

  李沿知博士说到,一位名人曾说:“一个民族总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对教育政策研究而言,既需要仰望星空,追寻教育的诗和远方,有直面教育现实的理论勇气和理论自信;也需要脚踏实地,基于国际国内比较和现实问题的客观分析,追寻教育政策的“有用”、“管用”和“实用”。宜芯博士努力在问题解决的实践导向和学理研究的理论导向间寻求平衡点,希望自己从事的教育政策研究兼具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所开展的“教育强市”政策研究采用系列科学研究方法,努力为成都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前瞻性方略,为她及其团队的敬业、专业而佩服和感动!

  在听完李博士的分享和大家的交流发言后,谢青琰博士谈到在教育政策制定的时候,离不开对于一线实情的充分调研、离不开对于各利益需求方的听取与考量、离不开对于既有上位法和通行惯例的回溯、以及开展前期试点论证工作等步骤。在谈及“教育强市”的建设过程中,谢博士谈到首先要考虑的是经济建设与教育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并需深刻认识到经济对教育投资及回报的长周期属性;其次需重点考虑教育优势资源的共享与区域内均衡匹配的问题;再次需认真研究基础教育的优质学位供给、教职员工的合理流动、从业人员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最后需增强公众对于教育事业的理解、关心、支持、以及包容力度,构建全程参与、全域共享、全员获益的新型教育生态。

  易志刚博士提出,李宜芯博士今日带来的《教育政策研究何为》主题报告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解读了教育政策研究的方向,带领大家从更宏观的层面看教育,听完报告受益匪浅。“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教育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教育政策引领城市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定位。教育政策研究不单是研究国家、省、市已制定的相关教育政策,更重要的职能是为政府制定教育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如何结合城市发展的需求,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政策或规划,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政策研究者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期待以后能有机会跟李博士就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

  根据日程安排,下期将由李沿知博士为大家带来她在自己研究学习领域的分享,敬请期待!

扫一扫关注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