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开放的讲台·展示的舞台·成长的平台
——记2016年成都市“文轩教育杯”初中历史优质课评选活动

  2016年3月17—18日,为期两天的“2016年成都市‘文轩教育杯’初中历史优质课评选活动”在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成功举办。本次评选活动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和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承办。在历经层层选拔后,最终有46位来自成都市各区(市)县和市直属(直管)学校的46名优秀的青年历史教师参赛,吸引了成都市500多名一线教师前来观摩和学习。

  本次比赛分为两轮,一为说课比赛,共设两个赛场,每赛场各23名教师展开为时15分钟的说课;然后按照每位选手的综合成绩,两个赛场的前三名选手参加第二天为时40分钟的讲课比赛。虽然在比赛中各位选手说课讲课内容不尽相同,但各位选手均围绕新课改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整合,将线索贯穿全课,并且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以便中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同时,也有很多选手非常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着重培养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月18日上午,说课一组的评委组长张明星老师对17日的说课比赛做了总结与发言。他讲到,在说课比赛中各位选手表现出来的教学技能与技巧特别突出,其中有很多老师的教学思路也非常新颖,如:以“三只兔子”讲解新文化运动;以“文明因交流而精彩”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讲解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以“梦”和“李鸿章的洋务人生”讲解洋务运动等;同时,有部分老师采用双语教学和引用大量美国历史教材原文等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中学历史课堂,还培养了学生用开阔的视野思考问题。成都市教研员赖蓉辉老师也指出,由于时间有限,很多在说课中表现优秀的选手没有能够进入第二天的讲课环节,为了弥补此次活动的遗憾,成都市将举办一系列活动,让这些老师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展现风采。

  经过说课环节的比拼,共六位选手进入到第二天的讲课环节。他们分别是来自四川师大附中的何雪梅、20中花照中学的吉庆、七中育才汇源校区的葛赛、人民北路中学的范清清、成都七中高新校区的王育明和七中育才的纪德奇。何雪梅老师以招商银行引入课堂,从现实穿越到洋务派梦开始的地方,课堂以“梦生——逐梦——梦碎——梦圆”为主线,讲解洋务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吉庆老师以辉煌的唐朝音乐导入课堂,着重介绍玄奘和鉴真两人的精神,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最后以一句“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又何妨”结束全课,在优美动听的配乐下,全场都沉浸于两位伟人的精神和信念中;葛赛老师以“李鸿章的洋务人生”为主,以小见大,学习洋务运动,并且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播放李鸿章的录音和制作的数字故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今昔对比,一个民族的奋进史浮现在眼前;范清清老师用“是生存还是毁灭”贯穿明治维新一课,让学生在抉择中学习明治维新,加上范老师圆润有力的普通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十分突出;王育明老师在讲郑和下西洋一课时则是将常规课与公开课结合,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纪德奇老师在讲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通过自己做的动画、微课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纪老师也凭借其出色的表现夺得本次比赛的桂冠。

  3月18日下午,在六位优秀青年教师上课环节结束后,四川省教科所教研员黄勇老师对六位选手的表现做了点评。他指出六位选手各有风采,两位青年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把相同的一节课上出了不同的味道;同时精彩绝伦的画面效果、优美动听的配乐效果都显示了各位老师课件制作水平;数字故事、微课等新形式也融入到课堂中,极大地从视觉、听觉各方面吸引学生,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黄老师还建议,重难点制定的依据可参考叶小兵老师的观点,从所讲知识在历史进程和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出发,确定重难点。

  成都七中初中副校长邱兴华老师在讲课比赛结束后分享了他本人曾经参加说课讲课活动的经历,他认为每一次说课、上课、听课都是一种成长和磨练。他也十分感叹新一代教师的活力与能力,正是这些新鲜的血液推动着中学历史不断向前发展。邱老师还讲到评价一节课的标准是学生的喜欢程度和成长程度,倡导老师们用新的视角(如:文化史观等)来讲解历史,同时也要注意对历史核心词的解释,这样才能将中学生碎片化的知识连接起来。

  3月18日16:30分,在赖蓉辉老师的主持下宣布本次讲课比赛成绩并举行颁奖典礼。其中特等奖16名,一等奖20名,二等奖10名。优质课评选活动为老师们提供的是一个开放的讲台;搭建的是一个展示的舞台;营造的是一个成长的平台。本次活动不仅展现了中学青年历史教师的风采,更提高了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诠释了历史课堂新形式的魅力与活力,体现了我市中学历史教育的水平,也是对中学历史课堂教育的一次献礼。

 

 

 

 

扫一扫关注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