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市政府领导在成都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近年来,成都教育在完成基础设施的灾后重建,深化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基础教育的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公平,推进素质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但与此同时,如何实现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也开始凸现出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效益,进而为和谐成都的建设、成都教育现代化和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的实现,以及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已经成为成都教育面临的全新挑战。在此背景下,今年秋季将要全面实施的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就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成为促进成都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机遇。下面,我就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意义以及相关保障措施谈几点看法。

 

    一、认清成都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紧迫性与重要意义

 

    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既是响应教育部和省上的号召,也是成都市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概括的说是“两个迫切需要”:

 

    一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将进入到第9个年头,迫切需要高中课程改革的衔接。成都市从2001年秋季开始,在郫县率先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从2003年秋季起,龙泉驿区、温江区、双流县、锦江区等多个区(市)县相继进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行列;2005年,全市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全面进入课改。近九年的课改实践,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即将开始的高中课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进入课改的新一批初中毕业生又将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学习。如何体现课改精神,巩固义务教育阶段课改成果,使进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能在新课程体系中的学习得以高质量延续,是学校和家长的期望。现在这些期望是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压力,也是激励我们全力做好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重要动力。

 

    二是高中阶段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迫切需要系统变革原有的课程体系,形成新的教育教学发展模式。必须系统设计、整体调整和改革普通高中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大力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对于成都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和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我市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认清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性质和特点,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一场深刻的革命,相比以往,它将实现几个突破

 

    这次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和深刻变革,它将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课程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实践与创新;

 

    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5.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校本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可以看出,这次改革不是一次课程内部的微调,而是一场深刻的、彻底的革命,它旗帜鲜明地扛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旗,切实关注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实施课程改革不是照本宣科,需要充分估计困难,探索、分析、创造和重建

 

    改革的深刻性和彻底性决定了新课程实验绝不是简单地换换教材、变变教法,也不只是机械地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各学科课程标准,而是一个充满探索、分析、创造和制度重建的实践过程。

 

    需要全面检验并进一步修订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探索和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实施新课程的途径和有效性,创造性地开展选课指导、模块教学和学分认定,通过实践实现各级教育管理制度的重建。

 

    我市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从2001开始,当时课改的进入方式是“先试点、后整体”的区域分科联动和滚动分步推进。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2010年秋季,四川省所有普通高中一年级都将进入课改,进入方式变为“一次进入、整体实施”。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任何一次教学改革,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把握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必须谨慎设计、周密部署,以最小成本、最低代价换取最大的改革成果,扎实稳妥地推进我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一是课改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参与课改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对学校、老师的困难和困惑要及时回应和关注。教师是课改的主体,新课程中渗透的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都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来实现。长期以来,我们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新课程的实施完全改变了这种习惯,对参与课改的广大教师是巨大的挑战,因此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改革是一个全新的过程,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学习,改革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一线教师来探讨、克服和解决。因此,我们要对一线参与课改的教师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各级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和学校领导要特别关注和加强课程环境、课程资源建设,加强对教师的服务与培训,最大限度地帮助教师进入课改。此外,在职称评定、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方面给予保障,对参与课改取得的成绩要及时予以关注、表彰、奖励,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并创造性地实施课改。同时,要利用校本教研机制,实施及时、稳固的专家指导、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是要关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学校高中课程改革。农村地区高中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课改的难点,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农村地区高中的课程改革要密切联系农村的实际,反映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确保每一位学生既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共同要求,又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农村地区的高中学校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新课程提供的广阔空间,根据当地农村实际,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大力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省级以上的示范高中以及省市课改“样本学校”,要利用现有的“高中优质教育集团”等机制和资源优势,有意识地帮助和扶持相对薄弱学校与农村高中,通过联合开发课程资源、资源共享、教师互聘、学分互认等,支持相对薄弱学校和农村高中的课程改革。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关注区域内高中课改的进展情况,对农村高中在编制、待遇、经费等方面实施政策倾斜,并及时发现解决农村高中课改的实际问题,为农村高中课改服务。省市“样本学校”和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要深入落实课程改革方案,在选修模块的开设比例、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成都高中课改新模式。

 

    第三,还应建立完备的信息反馈机制。注意聚焦问题,组织专家专题研究;注意发挥样本校的职能,在不同方面培植典型经验,为课改提供借鉴;由于各区(市)县校际之间条件的差异,要建立普通高中课改区际、校际协作与交流机制,共同研究、共同发展、资源共享。对于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第一时间研究解决,把矛盾和问题消化在萌芽状态,消化在教育系统内部。

 

    三、明确主要任务,加强保障措施的建设

 

    (一)明确总目标和主要任务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将成为在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立足我市教育实际,创造性地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围绕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努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水平,构建具有首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促进成都教育的高水平均衡和高质量内涵发展。

 

    从我市教育实际及其所处的客观环境出发,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积极推进、稳步实施、分类指导。主要任务有以下十个方面:

 

    1.贯彻和落实课改理念,逐步建立和完善高中阶段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2.提高国家课程的执行能力,以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能力,逐步形成有效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机制;
    3.立足自身,因地制宜,探索不同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4.指导各学校开设选修模块,指导学生选课和学分的认定;
    5.积极开展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6.建立校本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制度,形成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7.积极探索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充分发挥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对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8.建立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和定期视导制度,建立课程改革整体工作的质量监控制度;
    9.建立学生学业综合评价制度,设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全程记载高中三年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素质发展情况;
    10.建立课程改革的预警制度,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的决策方向。

 

    (二)加强保障措施的建设

 

    1.强化政府行为。高中课改是政府行为,各级政府责无旁贷。为抓好此项工作,市里专门成立了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教育、财政、编制等部门参加,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负责全市普通高中课改的相关政策拟定、课改推进工作的部署与协调等;高中课改工作小组设在市教科所,负责协调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具体工作。各区(市)县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制度,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编制部门要根据高中课改需求,配齐高中教师,为课改提供师资保证。

 

    2.建立高中课改督导评估制度。各区(市)县教育督导部门要把高中课改工作纳入对政府教育工作督导项目,纳入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项目以及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中,通过科学有效的专项督导评估,总结经验,研究解决问题,推进新课改的有效实施。

 

    3.加强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的改革外部环境。课程改革立意深远,专业性强,要认真研究新课改规律性问题,加强正面的宣传和正确的舆论引导,主动做好各方面工作,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前面已经提到了,这次改革不是微调,而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变革所带来的突破直接关系到高中学生的每一个家庭。因此,其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其责任也很重大。高中课程改革可以逐步推进,逐年提高实施水平,但学生没有机会再来。今年高一年段实施新课程,三年以后这些学生将参加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学生、家长疑惑、顾虑肯定会不少。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通过系列讲座、家长开放日、新课程咨询、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消除他们的顾虑和疑惑,为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扫除障碍。

 

    4.保证课改经费充足到位   课改培训、专项研究、整体推进等各项工作都需要经费。今年,在灾后重建和各项事业发展都急需大量资金的困难条件下,成都市政府毅然决定投入3000万元,用于全市普通高中课改的启动,这在成都基础教育课改进程中是前所未有的。它清楚地表明了市政府对全市普通高中课改工作的高度重视,表明了市政府继续提高我市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明年、后年,市本级财政将持续加大经费投入,给全市普通高中课改以充足的资金支持。各区(市)县财政部门要把课改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加大对课改经费的投入,保障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资源配置、专用教室建设、实验仪器图书装备等所需经费,确保7月末之前,把高中课程改革需要的通用技术专用教室、选修教室、实验仪器投入到位;必须落实高中课改专款,实现专款专用,保证经费充足到位,保证经费的使用效率。

 

    5.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保证干部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教育部门要主动争取政府的领导和支持,统筹谋划,具体部署,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指导。校长、干部教师作为新课程第一线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是高中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市里将统一对高中课改教师进行培训,责任要落实到人,切实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扎实完成全员培训任务。在培训中,要注意培训模式和培训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确保培训的实效性。教师培训的有效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高中课改的成败。

 

    6.整合各方面优势力量,构建高中新课程的专业指导与实践体系

 

    探索并建立由成都市教科所积极推动的,有各区(市)县教科研机构主动参与的,以高中学校教师为实践主体的高中新课程的专业指导与实践体系;同时切实发挥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四川教育学院、成都大学等高校教育科研人员的引领作用,加强与他们的课改合作研究,使高中新课程的专业指导与实践体系能够良性运转起来。

 

    同志们,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牵动千家万户的大事,是一次探索、创新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实现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满怀信心,抓住机遇,认真借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注意薄弱环节,抓住难点、重点,解放思想,积极稳妥,全面推动我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加速提升我市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培养适应成都创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进行不懈的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怀着饱满的热情,为到2015年成都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开创成都教育的大好局面,为成都创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扫一扫关注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