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用数据说话,以新意出彩
——记“新媒介背景下史料实证的教学实践”教研活动

     2021年5月21日,由成都市教科院历史组主办,金牛区黄爱民名师工作室承办的“新媒介背景下史料实证的教学实践”教研活动在成都七中八一学校举行。会议由成都市教研员宋廷飞老师主持,来自成都市各区(县)的教研员和高一高二历史老师参与。

  song9

  宋廷飞老师主持活动

  活动第一环节由来自成都二十中的历史老师饶晓睿和七中八一高二1班的学生进行的“大数据与史料实证——新文化运动”课堂展示。饶老师以“民主、科学、儒学”为关键词进行课堂设计。首先,饶老师解释了民主的含义,然后用大数据统计了《新青年》杂志对“民主”的看法变迁,让学生总结了关于当时民主的三个变化:一是民主的含义在1917年前后发了变化,二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对民主的态度由正面为主转向负面为主,三是科学的传播重于民主。在此基础上老师又引导学生探究变化的原因,如与词义的表达、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有关等,培养了学生克服固化思维、用材料得出结论的能力。其次,饶老师以材料和大量数据论证了科学和传统儒学在当时的含义以及时人的看法,引导学生树立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既要看到传统儒学的糟粕,也要认可其现代价值,得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结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

  rao

  饶晓睿老师授课中

  活动的第二环节由来自成都崇庆中学的周佳莉和七中八一高一1班的学生进行的“新媒介背景下史料实证的教学实践——以张献忠沉银为例”课堂展示。周老师首先直观的向学生展示了历史文献中关于张献忠沉银的四处地点,然后引导学生回归材料,用材料来解读史料的含义、影响史料的因素、不同史料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其次,周老师呈现明朝中后期的相关制度、现已出土的部分沉银以及2015年的考古新发现,让学生推论沉银的可能结论,从而得出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之一:整理事实,寻找它的真切的证据;理解事实,寻出它的进步的真理。

  zhou 0

  顾佳莉老师授课中

  活动第三环节由来自成都七中八一学校的陈久平老师做“新媒介背景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专题讲座。讲座由“史料实证素养含义解读”“新媒介史料的内涵”“新媒介史料来源”“史料研究基本的研究原则”“不同类型史料对比的具体方法”“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价值”六个部分组成,较完整的呈现了黄爱民名师工作室关于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的思考,得到了与会专家与老师的认可,尤其是关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更被认为在现有中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hen

  陈久平老师讲座中

  会议最后由成都市教研员宋廷飞老师做总结发言。宋老师指出,本次教研活动很好的呈现了黄爱民名师工作室对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的思考,这些思考是工作室老师集体思考的成果,也契合了当今历史教学的现实需要,某种意义上更是承担着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引领的教育重任。作为工作室的思考成果,理应向全市一线老师普及,让广大一线老师从工作室的研究中受益,助推成都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宋老师也肯定和感谢与会老师的积极参与、工作室老师的充分准备、上课师生的积极互动、七中八一的热情接待。

  

  来源:高中教育研究室


扫一扫关注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