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顺应教育变革之势,共寻课堂重构之径
——“一书一课”四七九名校联动教研系列之二侧记

为践行“双新”理念,深化成都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12月15日上午9时,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书一课’四七九名校联动教研系列”活动准时开始,基于当前疫情形势,本次活动在线上举行。本次活动是成都市高二语文专题教研活动,在市教科院高中语文教研员王秉蓉老师的组织和引领下,由成都七中、成都树德中学、成都石室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老师参加,一起合作研讨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以专题发言、课例展示等形式,深化理论解读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通过团队示范,促进市域高中语文教师共读共研共教,完成对教学设计的再思考、对课堂教学重构的再探索,激发市域内高中语文教师追求更有意义、更有效果的教学设计,探寻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路径。


王秉蓉老师和本次发言、执教老师合影 


  (1)王秉蓉老师主持本次《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研讨会


  活动伊始,王秉蓉老师指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研讨会是“一书一课”四七九名校联动系列教研的第二次活动。本次教研发动四七九各校区共读共研《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的教育理论,指导本学期高二年级小说阅读教学、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具体实践,整合四七九优质教学教研资源,从而推动成都市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不断革新和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

  王老师介绍了教研活动的内容安排,由成都树德中学的钟群老师和刘书陶老师以专题发言的形式从理论阐释、案例分享两个层面交流他们研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的心得思考,由成都石室中学黄雅兰老师执教阅读整合课《抗争与彷徨——〈祝福〉〈伤逝〉中的“抗争”女性》、成都七中洪琨老师执教写作指导课《让说理更有理——用三段论进行严密论证》,以具体的教学实例呈现了他们的研讨成果。


(2)成都树德中学钟群老师作专题发言


  钟群老师带来题为《以“大概念”为核心的逆向设计》的专题发言,针对逆向设计的内涵、实质、核心进行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阐发。她指出逆向设计是从输出端来思考教学设计,以大概念和重要的表现性任务为核心,要求设计者在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之前必须思考如何开展评估,通过评估证据将内容标准或学习目标进一步具体化,这颠覆了在单元学习结束时才构建评估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对“只动手不动脑”“灌输式教学”两种传统教学设计误区的纠偏。钟老师的发言极具理论高度,同时援引教学实例化抽象的概念为形象的说理,为区域教师加强自身专业学习,积极吸收新教学理念,破除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探索跨单元教学设计提供了范式,彰显了成都树德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研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智慧和匠心。

  

  (3)成都树德中学刘书陶老师作专题发言

成都树德中学刘书陶老师分享的主题是《“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路径初探》。刘老师的发言围绕UBD理论的基本主张、理解的六侧面、“逆向设计”实践初探及其反思三个方面展开。刘老师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例,先从学习任务群、单元导语和单篇课文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中提取大概念作为学习目标,细化为掌握论说文的基础文体知识、学习借鉴论说文中的观点内容与说理技巧;再从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和自知的理解六侧面设计三层级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最后创设学习情境,通过“替扁鹊向蔡桓公书写一份劝谏疏”的活动指导学生探寻劝谏的核心内容与表达的艺术所在。她还进一步根据教学尝试总结出评价多样化的结合运用存在困难、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施行难度大、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三点反思。刘老师的教材分析案例丰富详实,以理论引领实践,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4)成都石室中学黄雅兰老师执教阅读整合的研究课


成都石室中学黄雅兰老师执教的研读课《抗争与彷徨——〈祝福〉〈伤逝〉中的“抗争”女性》,立足专题整合,走向深度阅读。黄老师首先呈现学生对两位女性抗争行为的梳理,引导他们透过表象思考行为动机、思想本质,分析祥林嫂“以旧反旧”、子君“以新反旧”却重返“旧”路的抗争性质,推导出女性无路可走的处境;接下来,黄老师提供鲁迅杂文的阅读资料,启发学生探究作家的思想意图,学生在小组研讨和老师追问中洞察到新旧两条路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现状的困境,和鲁迅不知路在何方的心灵阵痛,感知鲁迅的彷徨和深刻;最后学生在课堂反思中总结人物行为研究的路径,教师布置课后迁移性任务。本堂课教学内容容量大,整合度高,问题设置有难度有深度,环节连贯分明,教师关注学生的阐释表现,培养了学生思辨性阅读的能力。

  

  (5)成都七中洪琨老师执教议论文写作的指导课

成都七中洪琨老师执教写作指导课《让说理更有理——用三段论进行严密论证》,聚焦学生论证过程中逻辑不清和论点论据间缺乏阐释句的真实问题,用三段论搭建学生论证写作路径。洪老师以充满趣味的“包租婆”视频为导入,引导学生分析网友评价得出的思维过程,厘清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逻辑顺序,再辅之以具体的论证段落,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和发现,总结出有效的三段论的写作条件,然后在补写和片段练习中强化学生对论证逻辑的习得与运用能力。在本堂课中洪老师通过新颖的活动,真实的情境,对论证逻辑进行建模,教师捕捉学生生长点,学生最终能辨析逻辑疏漏,理解逻辑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体现。

  

  (6)成都石室中学吴潇松老师汇报活动整体推进情况


  成都石室中学吴潇松老师以《教学实践,知中行远》为题就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汇报交流。吴老师从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指出“活动导向设计”存在着缺乏对活动意义的深刻思考的问题,而有效的活动应该指向学生的理解与迁移,这也正是“《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教学研讨会”的举办初衷。接着,吴老师回顾了这次联合教研的全过程,王秉蓉老师在6月就开始策划活动,7、8月组织四七九三校老师阅读,9-11月进行读书研讨、筹备讲座、上课磨课,在此次教研活动中四七九三校高中语文老师建构起锐意进取的教研形象,表达出勇猛精进的学术精神。最后,吴老师感谢了王秉蓉老师高瞻远瞩的指引和细致入微的指点,并代表成都语文人向即将退休的王老师致敬。 


(7)王秉蓉老师总结本次研讨活动


  王秉蓉老师以《顺应教育变革之势,共寻课堂重构之径》为题总结了本次“一书一课”专题教研活动。王老师围绕“回望”和“期待”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回望研讨的缘起,王老师出于对激发语文教师专业研究欲望、整合名校教研资源引导区域发展、成都高中语文教师发展之路稳中行远的考虑,组织策划了“‘一书一课’四七九名校联动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作为系列之二,以《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来指导课堂的反思与重构,促进学习的有效和优化,指向的是教育教学中的中观层面。王老师期待通过活动的开展,能更好地彰显四七九高中语文团队的示范与引领的价值、能更好地促进市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重构的实践探索。她图文并茂地再现了四七九教研团队反复研磨、全心组织的过程,分享了各位语文教研组长的教研心得,表达了对参与本次教研活动的老师们的努力的赞许和肯定。王老师引经据典,针对语文教育教学的现实要求发表真知灼见,她建议我们要对教育教学本源的认识进行反思和重构,要将学习真实发生路径的研究作为教研的重要内容,始终做在具体学科领域有专业信仰与专业追求的学者。最后,王老师在退休之际,再次向为本次系列活动付出的和一路同行的老师们表示深深的感谢,以“希望我们都拥有健康的身体、丰盈的心灵、睿智的头脑,温暖而淡定地前行”与所有老师共勉作结。

  本次活动内容充实丰富,既有理论研讨又有课堂实例,既涉及小说阅读教学也扣住议论文写作指导,引起了线上老师的反响与参与,高峰时段一千多位老师在线共同观看学习,相信这样的研讨交流定会给我们一线老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思考。

  

  结语:读以共研知理论,教以致远求实效。此次教研活动聚焦于“双新”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为一线教师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明确未来教育的实施途径提供了一定的专业指导与引领。正是在这种学习与反思、探索与交流中,智慧的心灵才碰撞出耀眼的火花。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之下,能使我们语文教学更有智趣、理趣、情趣,为学生生命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扫一扫关注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