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山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水深才能跑巨轮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典型报道

 

  水深才能跑巨轮

  ——山东省政府主导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纪实

 

  2012年10月,一个特殊的调研团队奔波在鲁中大地上。这个团队由山东省常务副省长孙伟领队,成员包括省教育厅、财政厅等政府直属部门的负责人。他们走进中职和高职,查看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与市长、县长座谈,倾听地方经济对职教的需求;与校长、师生、家长交流,了解他们对职教发展的期盼。

  两个月后,一份由山东省政府10个直属部门参与制定、经过50多次对口研讨形成的文件,经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后正式发布,这就是山东省《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

  近年来,山东省中职学校每年招生约50万人,其中94%是农村学生,连续多年95%的就业率,使职业教育成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途径。但在培养体系方面,职业教育还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需求。为了把职业教育建成现代的、体系完整的巨轮,山东省在政府主导下,加深政策环境的水,把全省职教引向了改革的深水区。

 

  政府担当发展责任,强化市级统筹管理

  老李是泰安市岱岳区职教中心一名学生的家长,聊起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他有截不住的话头:“以前,我是拼了命要让孩子上高中,因为上高中就能升大学。作为家长就是希望孩子能多读书,将来有奔头,不愿意让孩子上职校,怕影响了孩子的前途。”

  “那为啥又让孩子上职高了呢?”记者问老李。“这回孩子考学,学校提前介绍了普高和职高的优势,上高中全都统一报名,统一录取,职教能学技能,毕业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接着上大学。孩子喜欢机器,就报考了岱岳区职教中心,学数控技术,大学也有教这个的。”老李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职校变样了,瞧这些新大楼,一点儿不比普高差。”

  说起这些年泰安职教的发展,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应新滔滔不绝。几年前,泰安市有22所中职学校,其中有教育系统办的,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的,还有行业办的。职教基础条件差,专业重复设置,小而全、小而散、效益低。一到招生时节,普高、职高互争生源,职校之间也是互争生源。人们把中职教育看成“终结教育”,影响了学生上中职的求学积极性。

  “中职教育只是学生走上技能道路的起点,不是技能教育的终结。要办好职业教育,必须为技能型人才的成长搭建完整的阶梯。”刘应新介绍说,2010年以来,泰安市从体系建设着手,高度落实职业教育的发展,政府从统筹学校建设和改革招生制度开始,解决学校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推动了全市职教的规范建设和创新发展。

  泰安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推动资源整合,强化布局调整,打破部门、行业的界限,调整原来职校的隶属关系,调整教职工的人事关系,将22所职校整合为7所,并科学规划了7所职校的专业设置,推动各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引导学校打造各自的品牌专业。

  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该市建立了职校实训设备投入保障机制,出台了市财政“以奖代补”政策,激发县级政府积极加大职教投入。近两年全市实训设备已经投入近亿元,建成了以综合实训基地为龙头、以专业实训基地为骨干的实训网络。整合后的学校,师资配备、专业建设、实训设施结构合理,实现了优化提升,先后有4所职校成为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

  岱岳区原有中职学校、职业中专、技工学校、教师进修学校、乡镇企业职工中专、供销职工中专和农机化学校,分属不同部门。2010年,在政府统筹下,8所职校合并为一所新的职教中心。区政府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为职教中心集中土地近400亩,投资2亿多元,建成了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新校区。

  “现在我们校长可以安心抓教学了。”岱岳区职教中心校长程武这样说,“以前,校长要操心学校建设,整天在外面跑,盯着土地局、建设局、规划局,心是散的,现在政府把这些工作都做了,就连招生问题也不用校长操心了。”

  如今在泰安,政府抓招生、学校抓教学,各司其职。政府把完成职教招生任务作为各县区教育工作量化考核的重要指标,每年把招生计划下达到县区教育局,严格按照普职1比1落实招生,学校不费力就招生1800人。目前,泰安各中职学校正在积极试点三二连读和五年一贯制的办学形式,努力推进中职与高职在专业设置、教学标准、课程体系及教材方面的有机衔接。

  山东省政府及时深化政策引领,在全省推进政府统筹。为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全省将中等职业教育首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并以政策明文引导全省建设职教体系。《意见》规定,在学校建设上,以设区市为主,统筹中职布局和专业布点,确保区域内中职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大体相当;在招生上,市级教育部门统筹管理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招生,推行平行录取;在教学上,建立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教学联盟,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在人才发展上,扩大高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重,增加高职学生对口升入本科继续学习的机会。

 

  推进顶层整体合作,构建办学动力机制

  2012年底,由山东省教育厅与省交通厅联合组建的“汽车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在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下,山东所有汽车类中职、交通高职、技师学院和教育研究所,以及汽车类的生产、服务企业都纳入合作办学的体系,教育和行业制定统一标准改革教学,强化改革整体效益。

  在专指委的参与下,省教育厅投入资金20万元,开发出了全省第一个汽车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并通过了省级评审。该方案以100个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把原来的学科知识体系变为工作过程体系;按照任务的完整性,将实习分散在每个学期;专业教材调动学生的工作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的兴趣,渗透职业道德、公共文化、礼仪合作等其他学科的内容,真正把学习与做事、理论与实际、专业与文化结为一体。

  德州交通职业中专汽车专业负责人瞿忠军说,新的教学模式有效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认真做事的积极性,在全省技能大赛的各项赛事中,该校学生获奖数量明显增多。

  青岛市职教研究室教研员葛秀光告诉记者,以前搞中职课程改革,都是各校自己搞自己的,改出来的体系和教材缺乏行业高度,在人员和资金上重复浪费。现在按照山东省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全专业自上而下开发课程,形成规范,通过师资培训,推广先进方法,提高了课程的权威性和改革效益。

  建设好职教体系,首先要强化中职教育的培养质量。目前,山东省教育厅已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分专业支持课程体系的改革。全省中职已经开发出56个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教学改革正从各校相互独立向融合集成转变,中职教学走上了高效益、规范化改革之路。为鼓励和引导行业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山东省政府规定,企业投资捐赠职业教育,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为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支付的报酬等费用支出,按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财政可安排专项资金推动建立学生实习责任和校方责任相统一的保险制度;对在企业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工程实践中心和承担学生实习实训任务的企业给予财政补助。

  中国机械制造重点骨干企业——山东五征集团是一个以生产农用车和现代农业装备为主的大型企业,1.4万名员工半数以上都是日照市科技学校的毕业生。日照科技学校参照集团标准培养学生,在各专业的实习实训中,学生为企业加工零部件,教师帮企业搞技术革新。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评价说:“这样的校企合作,两全其美。”

  以前,五征集团采用的汽车用齿轮泵都是外购,学校以这个产品训练学生的加工技术。在实训中,日照科技学校教师潘月栋发现该产品还有很大的革新余地,就与企业共同研究改进。新的产品油压大、密封性能好、制造成本低,企业授权学校批量生产,生产多少就要多少。新的实训内容,把学校从加工方变成了制造方,以前实训环节单纯消耗的教育资金变为了教育资本,教育投入有了教育和经济的双倍产出,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用户四方获益。

  为保证学生专业技能训练需要,分担教学成本开支,山东省鼓励学校开展生产服务性实习实训,规定从事学历教育的学校,凡提供教育劳务、学生勤工俭学、学校从事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这些收入按规定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全额返还学校,用于弥补教学科研开支。还规定,开展生产服务性实习实训取得的勤工俭学收入,可提取一定比例支付师生劳动报酬。

 

  改进师资准入制度,强力保障教学质量

  五莲县是山东东南部的一个山区县,汽车维修、装备制造、数控技术是该县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年来,五莲县统筹中考,保证职教生源;统筹培训人员经费,由县人社局负责失地农民、留守人员、外出务工返回人员的组织,由职校负责培训,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连年增长。五莲县县长杜江涛说:“普教培养的人大多出去了,职教培养的人能够直接服务于当地经济。特别是职校采取的工厂车间进学校,企业职工培训放在学校等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模式,培养的技能人才直接可用。近3年,全县投入4200万元为职校建了新校区,全县城市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分别达到45%和54%,公用经费从每人300元提高到800元。”

  日照市科技学校校长李世昌告诉记者,以前,中职搞实训就是消耗,机器一转,从毛坯到产品,材料费、电费、刀具费,每月需要开支8万多元,实训基地成了学校经费的沉重负担。同时,脱离使用、单为练习技术而加工出的零件没有用场,最后只能做回炉处理。“而现在的实训,一个专业群就是一个企业,既出人才又出产品,解放了教育生产力”。

  在该校的数控实训基地,50多台机床分成两排,每台机床前都有两三名学生专注地工作,有的在编程,有的在操作。李世昌随手拿起二年级学生实训课上加工的汽车半轴管头介绍说,这个加工过程涉及多种操作技能,能够锻炼综合能力,由于产品做成就能直接安装在汽车上使用,学生做起来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自豪感。李世昌拿起一个组装好的汽车齿轮泵说,这个实训,学生能得到数控加工、模具制造和钳工装配三种技能的训练,学习、实训、使用价值、成本效益一体化,进一步提升了实训水平。

  日照市科技学校教师毛峰从曲阜师范大学电气自动化学院毕业后,在企业闯荡了4年,参与过风电研究,干过职工培训,积累了双师型所必备的经验和水平。他被日照市科技学校招聘为专业教师仅一年,辅导的学生在市级技能大赛中就赢得了第一名。他把专业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开展实用科研,目前正在进行汽车电瓶充电器的研究,将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开发生产性的实训产品。

  “没有高质量的师资,没有高质量的教学,就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怎样把能做会讲的教师引进职教,以前学校很为难。”李世昌高兴地说,现在好了,省政府出台《意见》,改进职业院校教师的准入制度,为我们招“才”纳“将”提供了政策支持。

  山东省规定,中等职业学校新进专业教师,一般应具有3年以上所需专业工作经历、三级以上职业资格或助理以上非教师所需系列专业技术职务;高校半数以上新进专业教师,一般应具有3年以上所需专业工作经历、非教师所需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二级以上职业资格。学校可将20%的编制员额,按有关规定用于聘任专业兼职教师,财政按编制内人员经费拨款标准拨付经费。改革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将专业经验、技能水平、教学实际、技术开发能力等作为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学校专业教师职务(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山东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邢顺峰介绍说,山东省为建设职教体系制定的政策,就是要使教育为每个学生铺设最适合的路,为人的各自发展服务。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路径,学得有激情有发展,职业教育才是有灵性的教育。山东省职教改革的深水区已经开好,障碍已经排除,海阔凭鱼跃,水深跑巨轮。(记者 潘光)

 

  新闻拓展

  政府须担起发展职教的责任

  山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 徐曙光

 

  建设“上下贯通、内外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所有受教育者掌握基本职业技能,政府必须担起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成为职教发展的后盾。

  搞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一是要搞好教育制度的系统设计,科学界定各类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二是要强化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三是要从职教本身的教育特色出发,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为了优化教育结构,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树立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观念,山东省以政府为主导,颁布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各类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政策保障。

  人民教育政府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山东省的职教改革,背靠市长,面向市场,办学多种形式,学生多样前途,一定能够办出有灵性的职业教育,使职教真正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信息化的战略支撑。

 

  《中国教育报》2013年2月25日第1版

扫一扫关注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