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鲁昕强调: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适应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求,研究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2011 年5 月 16 日,教育部召开 2011 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作如上强调。

 

  此次职成教年度工作会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颁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后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面部署职成教工作的会议,恰逢教育部提出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统筹研究、统一部署,其对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以提高质量为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明确“十二五”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全面落实今年职成教改革和发展的新举措,是本次会议部署的主要内容。

 

  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

 

  从 2005 年中职扩招开始,每年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在 800 万人以上。2010 年,全国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 2231.8 万人。在数量的大规模扩张的情况下,提高质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鲁昕在此次会议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无论是高等职业学校还是中等职业学校,都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

 

  2010 年,鲁昕副部长曾用“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个对接来说明“什么才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怎样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教育部职成教司葛道凯司长也多次强调,提高质量,就是要坚持规模和质量统一,把资源配置和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和实训环节,加快实现由注重规模扩大向更加注重质量提高的转变。

 

  鲁昕副部长在本次会议上就如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强调五点,一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二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三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四要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机制,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五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鲁昕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于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历史转变。职业教育要加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材开发,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职业教育战线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检验一个地区、学校和教师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把提高质量作为资金、项目和设备配置的基本依据。职业教育要在 专业、课程、教材、校企合作、教师队伍、教育技术、教学方法等方面制定和实施科学的质量标准,引入行业、企业和社会第三方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职业教育要着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实习实训、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据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已成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研究会,把中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估结合在一起,共同研究探索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的规律性,促进中高职在质量保障与评估上的交流与合作。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提高质量的基本途径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 2020 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种体系要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在此次视频会上,鲁昕副部长强调,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和战略举措,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一是要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有关职业教育体系问题,学者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以初中后为重点的分流,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除初、中、高层次外,还应向本科、研究生延伸,使接受职业教育的人们可以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职前职后衔接、与其他教育沟通、协调发展。

  鲁昕说,所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快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她要求,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在明确内涵的基础上,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探索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

 

  二是要明确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途径。

  鲁昕强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一个长远目标,不能一蹴而就。要坚持“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明确定位、系统思考、整体设计、构建体系、科学布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确定阶段性目标任务,不断取得成效。坚持问题入手,着力解决职业教育在理念、结构、质量、相互间的脱节、投入和制度六个方面的问题。坚持科研先行,将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转化为立项课题,开展全局性、系统化、针对性研究,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坚持分类试点,在确定体系建设的阶段性任务、工作重点、具体模式等方面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实际,通过试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三是要明确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阶段任务。

  鲁昕要求,今年要重点做好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衔接”。目标是“今后两年形成职业教育体系的初步架构;力争十年内建成完整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开始了切切实实的行动。

  2010 年 12 月末,教育部公布了一批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试点地区。其中,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甘肃省部分市承担了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任务。以后几年时间里,这些地区要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方面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模式。

  2011 年初,教育部将高等教育司的高职与高专教育处、远程与继续教育处划转到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以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可以预见的是,今后几年,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将是全国职教界探索的重要课题。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任务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任务。《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任务。如何使职业教育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发挥应有作用,鲁昕副部长提出八大举措。

 

  一是更新人才观念。

  人才观的问题涉及到人才评价标准的问题。在我国,重学历轻技能、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人才观念依然占据一定地位,职业教育地位比较尴尬,被视为“二等教育”。职业教育对大多数国民而言,是“情非得已”的选择。为此,鲁昕指出,职业教育首先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培养、系统培养的理念,树立多样化人才、人人成才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鲁昕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开放办学,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养,不仅教会学生一技之长,而且培养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人才。必须按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系统确立和更新职业教育观念、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模式、考试评价模式等,改变职业教育脱节、断层或重复的现象,科学布局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等人才培养的规格、梯次和结构。要将“人人成才”的理念真正融入到教育体系、教学环节和育人实践中,通过不同的教育类型培养出不同规格、同等重要的人才,逐步解决社会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职业教育必须使所有受教育者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

 

  二是转变发展方式。

  “十二五”期间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与经济建设直接相关的一个教育分支,职业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鲁昕认为,转变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有三个基本内涵:一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由注重规模扩大向强化内涵、提高质量的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着力提升支撑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二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由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不够,向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统筹管理、系统衔接和协调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多样化学习和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能力;三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由主要依靠政府及其教育部门主导推进,向依靠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协调推进转变,有效凝聚各方共识、动员全社会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共同发展职业教育,增强其发展生机与活力。

 

  据悉,为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教育部正谋划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此次会议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健全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两个文件已向大家公开征求意见。而另一份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的文件也在完善中。

 

  三是健全办学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是教育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政府、行业、企业在这其中发挥何种作用?如何发挥作用?

 

  鲁昕副部长认为,这既需要理论探索,也需要实践创新。她强调,政府主导中,各级政府要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整合、政策制定、制度建设、标准规范、督导检查、依法治教等方面发挥宏观管理、综合协调作用。行业指导方面,要努力将行业部门、行业组织、行业专家作为宏观管理的依靠力量,指导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实施学校科学管理的推动力量。企业参与方面,要制定和实施合作推进计划,鼓励其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密切开展校企合作,努力做到所有中高职国家示范学校、国家重点学校都有大中型企业参与学校建设、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和教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同时要深化校企合作内涵。

 

  四是创新培养模式。

  2010 年 12 月 2 日至 3 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考核制度”。

 

  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各地各校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也创造出很多有益的经验。此次会议上,鲁昕强调,要树立“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彻底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探索校企合作的多种实现形式。营造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环境。有条件的地区要支持学校和企业实行招工与招生一体化,推动现代学徒制广泛实施。

 

  五是建立国家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近几年,国家加大了职业教育制度建设力度。鲁昕要求,今后一个时期,要充分挖掘和深入总结各地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经验,将成功案例上升为国家制度。

 

  鲁昕指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制度、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制度、职业教育企业参与制度、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改革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完善职业教育资助制度、建立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健全就业准入制度是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领域。

 

  六是完善质量标准。

  职业教育质量标准是国家职业教育质量的反映,它是职业教育方方面面的反映,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需要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支撑,而这又涉及到教学、师资、专业、管理、建设等领域各项具体标准。

 

  鲁昕指出,今后一个时期,要完善职业学校建设标准、专业设置标准、课程体系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教职工编制标准、学校运行和管理标准、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标准、质量评价标准。支持省级政府制定本地区重点发展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鼓励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行业企业开发符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的职业能力课程和教学项目、教学载体,促进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与行业企业岗位技术标准和用人标准全面对接。

 

  七是增强基础能力。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取得很大进展。“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一系列计划的实施,使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有了明显改善。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及至更长时间里,这些方面的建设依然是教育部门要加强的重点。

 

  八是强化投入保障。

  鲁昕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立足职业教育公益性质,切实履行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加大职业教育经费资源整合和统筹力度,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5期,作者:孟凡华

扫一扫关注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