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浙江中职课改:课程新模式,步入改革深水区

  课程新模式,步入改革深水区——来自浙江中职的课改调研报告

  一直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实习”的课程模式,有着明显的普通教育痕迹,它强调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却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宗旨。针对这一弊端,浙江省自2007年启动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确立了“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专业课程新模式。5年来,共启动7批次42个专业的课改工作。

  今年7月至10月,浙江省教育厅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满意度”调查研究。调研表明,课改过程中,无论是学生对自身学习状况的评价,还是教师以及主管教学副校长的满意程度均较高,而改革在步入深水区后,一些政策瓶颈亟需突破。

 

  课改持续推进,各方满意度均较高

  据调查,对于课改,教师“非常满意”的比例占19.6%,“比较满意”为56.4%,而“比较不满意”和“不满意”仅占1.1%。这说明整体而言,专业课教师对课改是比较满意的。而从对“课改任务量”、“教师受益程度”、“学生受益程度”、“课改推进过程”、“针对课改进行的教师培训”、“课改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组织与选择”以及“课程评价”等9个课改满意度观察点得到的数据看,满意度最高的是“课程改革理念”。

  调查问卷从“学习任务量”、“理论教学内容”、“实习实训内容”、“教师教学方法”、“教师理论水平”、“教师实践与技能操作水平”、“学校实验实训设备条件”以及“学校职业环境与文化氛围”等8个维度对学生学习满意度进行了解。整体而言,学生对各项内容“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在50%至60%之间。说明新教材比较适合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特点,课改教学设计理念,降低了学生理论学习的难度,同时提升了实验实训教学的效能,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对课程满意度的了解主要通过“整体情况”、“课程改革任务量”、“本校教师参与程度”、“企业参与程度”、“学生受益程度”、“课程改革理念”、“课程改革方法与路径”、“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以及“教师培训”等9项指标进行数据收集。教学副校长对课改的满意度与专业课教师基本一致。8个观察点中,满意度最高为“课程改革理念”,满意度最低的一项为“企业参与课程改革的程度”。

 

  课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的课改是教师深度参与的过程。在被问及“通过本次课程改革,您认为本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变化吗”这一问题时,有23.7%的教师认为“变化很大”,63.0%的教师认为“有所变化”。这说明本次课改的确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被问及“本次课程改革是否促进了您的专业发展”时,有24.1%的教师认为“有很大促进”,62.6%的教师选择了“有所促进”,说明大多数教师积极参与了课程改革,实现了自我发展。

  从被调查的学生看,有22.5%的学生在入学时是在父母意愿的影响下选择了所学专业,有17.9%的学生在入学时根本不清楚自己为什么选择所学专业,而有27.2%的学生是冲着“容易找工作”选择了所学专业。从入学情况看,这些数据并不理想。通过一年的专业学习,本次调查发现,有25.1%的学生“喜欢”自己的专业,44.7%的学生“比较喜欢”自己的专业。这与许多人心中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没有目标,兴趣不高的刻板印象形成鲜明对比。新教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同和学习兴趣,促进了中职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提升。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带来班风、学风、校风的变化,学校育人环境得到了改善。有13.6%的教师认为课改后班级的班风、学风与以前相比有了“明显改进”,62.3%的教师认为“有所改进”。有86.9%的教学副校长认为课改对学校的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有促进作用。

 

  课改面临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统筹协调高考框架下的课改问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重要区别是它的多样性:学校类型、专业、生源特征以及学生的发展要求等都有很大差异。调研发现,有的职业学校班级种类有7种之多:“3+2”班、“五年一贯制”班、高职高考班、高级工班、四年制的中高职衔接班、普通中专班以及企业订单班等。虽然这些班级的学生大体可分为升学和就业两类,但开发一套教材如何满足两类学生的不同需求是课改面临的现实问题。

  许多教师及教学副校长反映,要充分发挥好高考“指挥棒”的作用,需要实施与中职课改相适应、相协调的考试模式。高考作为中职部分学生在校三年学习的最终评价手段,如果仍以理论考试为主,势必影响课改推进。

  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完善课改培训机制。课改打破了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课程新模式对于学生操作技能的提升、职业能力的发展意义重大。课改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对课程理念的宣传和新教材使用系统培训的开展。调研中,当被问及对课改建议时,有36.4%的教学副校长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相关培训。许多教师希望得到更多有关教材使用的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有更多机会参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教研活动。还有教师希望能逐步建立多层级的面向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的培训制度。

  进一步完善教材开发制度,不断提高教学项目的典型性。工作任务分析是教学项目开发的重要前提,不同区域相同行业的发展差异对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工作任务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个别区域企业的特定工作岗位开展的工作任务分析,很难适合其他发达、落后或有自身特色的区域。新教材在开发过程中,如果由一所或一个区域内的几所职业学校承担,如何提高教学项目的典型性是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如果教材由一所学校组织,其他不同地区的学校共同参与开发,虽提升了科学性,但在组织协调上又增加了难度,若协调不到位易出现教材内部衔接问题。(作者方展画系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扫一扫关注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