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成都市首届教师培训者培训力提升研修项目专刊(第二期)

  

简 报

 

  2012年(第七期)

 

  成都市首届教师培训者培训力提升研修项目专刊

 

  (第二期)

 

  【理论引领】

 

  为深入推进成都市教师培训者培训力提升工作,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根据《成都市教师培训者培训力提升研修项目实施方案》,于2011年11月-2012年3月举办了“成都市首届教师培训者培训力提升研修班”,来自成都二十个区县教师培训机构和学校的54名学员参与了此次研修。在第一阶段培训圆满结束后,经过三个月的学员自主研修,2012年2月29日至3月8日,又开展了为期十天的第二阶段培训:省内外跟岗研修。

 

  草根教育专家,启发教研员专业成长之路

 

  2012年2月29日上午,成都市首届教师培训者培训力提升第二阶段的跟岗研修,在辽宁省特级教师、本溪县教师进修校副校长、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徐世贵的精彩讲座中拉开帷幕。“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徐老师以自己从事教研工作近30年,不断进步,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发展历程为实例,向学员们讲述了教师教育研究者(研训员)专业成长应具备的六种意识。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目标比勤奋更有效”,徐世贵老师认为,教研员专业成长首先应具有目标意识。要分析自身优势劣势,确定自身专业定位,并坚持不懈走出一条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第二,学习意识,徐老师介绍了非常实用的在工作中边做、边读、边想、边写的四环节学习法,和读与研、读与思、读与积、读与用、读与写的读书六结合。第三,问题意识,研训员要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第四,创新意识,要将常规工作研究化,不做简单的上传下达型或模仿型研训员,争做个性创新型研究者。第五,合作意识,研训员要处理好与同事、领导的关系,团队协作,才能事半功倍。第六,总结意识,研训员要有写作意识,借助动笔更有效的反思和总结,真实记下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在练笔练脑的过程中提高研究能力。

  徐世贵老师的讲座本真、质朴、生动,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他经由岁月磨砺,不懈追求,从普通教师成长为草根教育专家的专业发展历程,为全体学员开启了一扇窗,指明了一条路,使学员们在成就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明确了应该怎样成就研训员自身的专业成长。

 

 

  【市内跟岗】

 

  按照培训计划,理论学习阶段过后,学员们分五组进入到成都市五城区培训机构进行为期2天的跟岗研修。

 

  第一组: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理论与实践的激情碰撞

 

  3月1日上午,伴随着蒙蒙细雨,成都市教师培训者培训力提升研修班第一组学员准时赶到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参加跟岗研修。青羊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黎波主任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副主任刘大春对青羊区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了总体介绍,从理论层面上详细阐释了青羊区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研发的理论依据,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详尽介绍了青羊区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做法。在互动交流中,大家就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了充分交流。大家纷纷表示一定将本次培训工作的所获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培训工作中,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下午,培训者来到成都市石室联中蜀华分校,实地观摩青羊区教科院组织的“一校一周·服务师生”教研活动。活动中教科院的学科教研员通过一周的实地调研对该校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校本教研、科研等方面工作进行会诊,帮助该校提炼亮点,梳理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学校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通过下午的观摩,我们的内心再次得到了震撼:研训工作一定要立足区域内学校实际和教师实际,教研员要定期深入教学、教研第一线,俯下身来为学校、为教师服务。

  3月2日,我们又分别聆听了青羊教科院副主任张航就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小学部副主任王琪就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科研室副主任就青羊科研工作情况的详细介绍,所获颇丰。在青羊区的跟岗研修,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激情碰撞,既有理论的洗礼更有实践的对话,经验的借鉴和推广。作为一名培训者,我们感到身上的担子更沉了,责任更重了,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更大了。相信,通过培训,经过我们的努力,成都市的研训工作一定会迎来又一个春天!(胡勇 供稿)

 

  第二组:武侯区继续教育中心

 

  区域互动,共研、共修、共享、共提升

 

  3月1日,成都市教师培训者培训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第二阶段培训暨分组研修在武侯拉开帷幕。来自成都各区县的11位研修班学员来到武侯区继续教育中心,开始了为期两天的跟岗体验式研修。本次武侯跟岗研修小组的学习课程分为常规工作、特色工作、核心问题、总结提升四个版块。

 

 

 

  3月1日上午,在武侯区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刁荣普副主任、汪翼副主任的带领下,11位学员跟随武侯区继教中心视导小组一行20余人集体视导了武侯计算机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本次视导内容包括教学管理视导、课堂教学视导、教研组教研活动视导三大内容。在教学管理视导方面,学员们和中心教研员一起查教案、查作业、查学生用书等资料;在课堂教学视导方面,学员们全程参与了听课、评课、交流等活动;而针对计算机小学教研组而言,他们则分低、中、高段认真听取中心视导小组的意见,一起交流,剖析问题,以此确定教研组学期研究方向,形成本学期教研组共同研究的主题。最后,视导小组总结视导工作,形成视导反馈表和教学预见生成表,学校也据此反馈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跟进,以便于中心教研员的定期回访观察。

  下午,学员一行来到武侯区继续教育中心进行了“三位一体”的师培机构特色工作经验交流。继教中心艺体室主任范翔、棕北小学副校长徐攀、发展室主任蒋波分别从艺体“三级联动”的设计与实施、学校实施“三级联动”的实践操作、基于有效教学的课堂观察的思考等方面进行了工作经验的全方位分享。范翔主任全面界定武侯区“三级联动”的涵义及“三级联动”的活动系统、支持体系、评价体系等,全面诠释了武侯这一培训形式的独特之处。徐攀副校长则从学校层面解读对“三级联动”的理解与具体实施,通过实践,让区、校、教研组三级之间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也让各级之间的配合更加融洽、也让教研活动开展得更具有效性和持续性。这也从根本上解决了“怎样把教研员的建议转变为持续研究的行为”这一普遍性问题。蒋波主任则向学员们阐述了课堂观察实际上就是基于事实和数据统计的课堂描述,这种课堂观察让教研员教研的关注度从只关注教材转变到了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关注,为教研员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事实依据,也无形中拉近了教研员与学校、教师之间的距离。

  随后,继教中心张军副主任则从“下水课”这一特色工作入手,详细阐述了如何实现教研的有效性和教研员水平双提升的问题,

  最后,在中心汪翼副主任的组织下,学员们畅谈了第一天的学习感受,同时,纷纷交流分享了自己区域内的宝贵工作经验,让武侯教研员也同享了其他区域内的优质教育教学培训资源,真正做到了整个培训团队的共研、共修、共享、共提升。(武侯区继续教育中心 供稿)

 

  第三组:成华区教师进修学校

 

  区域跟岗研修,思想与实践的双重洗礼

 

  2012年3月1~2日,第三组的老师们在成华区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为期两天紧张、充实而富有成效的跟岗研修。期间既有专家高屋建瓴的讲座,也有领导精辟详实的解读,还有一线教师参与的直接对话和交流。

 

 

 

  进修校毛颖校长亲自为大家做了题为“为实现教育公平锻造‘明师’,为领跑区域发展涵育‘名师’”的专题报告。报告从成华区教师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SWOT)四个方面清晰而深刻地分析了成华区教师教育现状,为我们详细呈现和解读了他们迎挑战、抓机遇、促进教师发展的举措。报告不仅让我们看到成华区这些年在教师教育这块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也为学员们改进自身工作提供了思路,促进了大家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反思。 在接下来与一线教师的直接对话交流活动过程中,成华区所创设的以“创形式,调动积极性;建平台,促教师梯队发展;聚主题,联各校智慧之合力”为特色的连片研训模式引起了学员们的极大兴趣。这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研员角色的内涵,集指导、组织、服务于一身,融教研培训为一体,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培训了老师,堪称研训结合的范例。从参与交流的三位一线教师的身上,我们看到这一模式的成效,看到他们成长的轨迹,感受到变化。

  回顾这两天来的学习,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考,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思考,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思考。此次培训让我们从思想认识的高度到实际的具体操作都经受了一次洗礼,可谓受益匪浅,弥足珍贵的。(邛崃教培中心戴军 供稿)

 

  第四组:金牛区教培中心

 

  精心准备 特色鲜明 成效显著

 

 

  2012年3月1日-2日,培训班第四组的10名学员如期来到金牛教培中心,开始了他们为期2天的跟岗研修之旅。

 

  精心准备 按需施训

  金牛教培中心对此次“培训者培训班”学员跟岗研修活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成立了由中心主任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接待组、研修组、宣传组,各组分工明确,协调一致,对两天的接待活动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为保证跟岗的实效性,中心提前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与学员们联系,了解学员们基本情况、希望的跟岗方式、关注的问题以及他们在培训期间申报的研究专题等信息。根据学员反馈情况,中心及时对接待方案进行了调整,最后确定了“特色展示+现场观摩+互动交流+专家引领”的跟岗方案。

 

  活动研讨 特色鲜明

  3月1日上午,10名跟岗学员按时到达金牛教培中心,中心刘卓书记代表中心致欢迎词,随后中心易立铁副主任和陈晓葵副主任分别介绍了我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区域推进儿童阅读活动情况。下午,10名跟岗学员与中心小学数学组三位教研员一起,到了我区马鞍小学参加小学数学学科“成就学堂”项目校本研修现场。学员们首先观摩了一节现场课和马鞍小学老师的校本研修活动,校本研修活动结束后,苏晗老师就“成就学堂”项目基本情况做了介绍,通过了解项目的设计、研究以及推广的过程,体会教研员如何在区域推动学科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动发挥职能作用。

  3月2日,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成都市教科所原所长张乃文所长参加了我们组织的互动交流活动。整个一天的互动交流活动由中心陈晓葵副主任主持。在生动有趣的互动游戏“串糖葫芦”之后,陈主任围绕着“教研员专业成长”这一主题,采用分组参与式培训的模式,组织学员们互动研讨。活动中既有金牛区教研员成长线路图的展示,又有各区县区域教研员队伍建设的介绍,通过小组互动研讨,代表集中介绍,培训效果得以很好地体现。在培训模式创新板块中,陈主任介绍了金牛区校长培训的模式创新情况,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袁玉玲老师和发展研究室张有财老师分别就“研训一体”及“参与式培训”做了项目介绍。

 

 

 

  人文关怀 周到温馨

  为解决学员们后顾之忧,活动开始前,我们提前与学员联系,告知中心详细位置,落实学员住宿情况,对于住酒店的学员,我们每天派车接送。每天的活动茶歇间隙,我们都为学员精心准备有各式糕点、奶茶及新鲜的水果,周到温馨的服务赢得了学员们的一致称赞。

 

  跟岗实践 成效显著

  对于金牛教培中心组织的本次跟岗活动,张乃文所长给予了“三好”评价:金牛教培中心组织的此次跟岗培训内容好,形式好,效果好,值得称赞!随后,张所长还围绕着教研员专业发展的角色意识、研训一体的本质及培训活动的实效性进行了点评,他认为:教研员是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者,要提高自身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对实践活动的解读能力以及对参与人的解读能力;张所长强调,研究一定要注意两大要素,一是系统地认识,二是有效地变革;要保证培训活动的实效性就必须要在先进理念的指引下,精心设计方案,认真组织实施,重视培训课程的建设,要把培训活动做成闭环。张所长的点评高屋建瓴,为整个跟岗研修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学员们在活动反馈表中有这样留言:“通过本次活动,我对于教研员的专业成长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特别在教研员角色的扮演,能力的提升方面,以及学校如何开展科研、教研、培训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得到了专家指导及案例分析,这对自身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也利于今后的工作中有更新的方向指导及理念支撑”;“感谢金牛教培中心的精心组织,本次培训活动你们高度重视,组织严密,关注细节,效果显著,惠我良多”。(金牛区教培中心供稿)

 

  第五组: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只有遵循教师专业成长规律,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按照教科院安排,第五组一行10名学员在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为期2天的跟岗研修。研修期间得到进修校领导的重视,蒋晓明校长热情地接待了大家并毫无保留的介绍了该校成功推进的构建“一体双翼”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相关情况,分管教师培训的陈校长和林锐主任向我们介绍了进修校关于教师培训的理念、做法,使我们受到了很多启发。

  单看校舍位置、办公设施等硬件,锦江区教师进修校的配置并不比成都市其他区县更好。但是,从软件看,教研员的综合素质、教研科研及教师培训等理念却非常先进。该区的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非常高,这与进修校全体教研员的殷勤努力是分不开的。

  短短的两天跟岗学习,使我们获得了非常大启示,应该说找到了其中的窍诀。我们认为,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是遵循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来培养教师的。现阶段,教师专业发展最重大的瓶颈,就是无法从经验型教师发展成研究型教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角色要从传授者向研究者转变,但由于无法找到真正的转变途径,使得新课程改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锦江区教师进修校在这方面应该走在前列。他们从课题研究着手,促使全区所有学校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从课题研究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事实证明,锦江区教师进修校这条路是走正确了。锦江区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路是人走出来的,但更重要的是遵循规律。

  两天跟岗学习结束后,在小组会上,每个组员都谈了自己的感受,都感受到了锦江区教师进修校无论在教研、科研和教师教育等方面给大家带来的启发。面对走在前列的兄弟单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迎头赶上。(邛崃教培中心:傅 巍供稿)

 

 

  【省外研修(上海站)】

 

  远赴上海取经,悟教师专业发展之道

 

  2012年3月3日—8日,成都市首届教师培训者研修班27名学员在成都市教师发展中心的精心组织下,奔赴上海,参加跟岗学习。通过聆听专题报告,查看各种资料,深入交流探讨,取得了丰硕收获。

 

 

  组织篇: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严谨有序

  在本组学员奔赴上海之前,成都市教师发展中心与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取得联系,并致函告知本次跟岗研修的内容及行程。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收函后,高度重视,并与相关单位领导商议,为本次赴上海浦东学习作了周密安排。

  第一站:考察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由主管教师培训副院长、特级教师陈珍国作报告,题目《后学历时代教师继续教育实践探索》;

  第二站:考察上海方略教育机构,由方略教育总经理杨大平及教师培训策划专家作报告,题目《21世纪的教学》及《方略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等;

  第三站:考察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由副校长、特级教师陈胜庆作报告,题目《教师专业发展是强校之本》;

  第四站:考察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由校长娄华英作报告,题目《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以创建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例》。

  除对考察学习的内容作精心安排外,浦东方面还安排专人接洽,并陪同考察。体现了对成都市首届教师培训者培训班学员一行赴上海跟岗学习的高度重视。

 

  收获篇:报告内容精彩纷呈,聚集教师发展之道

 

  收获之一:把握新时代特征,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从外力驱动的“培训模式”向“教、研、训一体”的研修模式转变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特级教师陈珍国在分析研究了后学历时代教师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后学历时代教师培训的特征后,提出了“用教师的卓越发展引领学生的卓越发展”的理念,通过打造个体动力子系统、组织动力子系统、课程子系统、平台子系统等四大专业支持系统和采取创新机制,建设责任共同体等措施,唤醒教师专业自觉,激发教师发展动力,实现了“培训管理从‘控制模式’向‘支持模式’转变”。从浦东新区基层学校、一线教师身上可以看出,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通过合作促进发展,通过标准引领发展,通过评估规范发展,通过创新推动发展,共同实现了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核心功能——“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

 

  收获之二:教师第一,教师专业发展是强校之本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被教育部命名为部属重点中学,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建校以来先后有20多位教师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目前130多位在职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2位,国家级骨干教师12位。正如陈胜庆副校长所说:只有教师的发展,才有学生的发展;只有教师的发展,才有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要依靠各种资源,但是教师是学校的第一教育资源。“第一资源”的教师观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是教师共同的价值追求。《人民教育》(2006年第1期)曾以《教师第一:解读华东师大二附中强校之谜》为题,专门报道该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教师观及其促进教师发展的措施和方法是值得推崇的。首先,建立了外部的促进措施,如,在2000年首先提出“首席教师”制度,建立骨干教师队伍和优青教师队伍,利用专家的力量进行教育理念更新,建立校本研修制度促进团队的成长,任务驱动营造教师成长的外部环境等;其次,激发教师内在的发展动力,如,让教师享受事业成功的幸福,审时度势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营造教师成长的宽松型环境,建立民主和创新的学校文化等;再次,学校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既要有普适性,也要有个性化,指出“聚焦课堂”不是教师唯一的关注,明确指出了教师专业发展多元化。如在校本课程、社团活动、探究学习、家庭教育、学生德育、社区服务等方面均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学校为激励教师持续发展,在突现教师成长的成果、根据学校发展任务不断提出成长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成长等方面均作出了努力。也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发展,华东师大二附中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被喻为“破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难题”,并逐步形成了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精神。

 

  收获之三:开展校本研修,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

 

 

  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在“人人有自信、处处有合作、天天有追求”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办学6年多,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快速发展,成为一所市、区知名学校。探究学校成功秘诀,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格外引人关注。2010年,学校被命名为“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仅6年多时间,就跻身新区小学“六强”。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陈珍国副院长对此评价道:张江高科实小是其他年轻学校追求教师专业发展的范例。在对“学校、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理解上,他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也是学校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式;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与途径,是“学习化组织”的建设,是“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既要在培养名师上下功夫,也要在打造“团队品牌”上下功夫;教师的专业发展,难点是动机激发,关键是能力提高,突破口是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采取激活动机、明确目标、适当方法、有效管理等措施,用“愿景”引领教师充盈精神世界,用“学习”引领教师夯实文化底蕴,用“问题”引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用“激励”引领教师丰富教育艺术,用“平台”引领教师形成独特魅力,用“合作”引领教师走向教育智慧,真正实现了通过校本研修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反思篇:关于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上海浦东新区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工作及两所学校的成功经验给我们丰富的启迪,为进一步提升培训者的培训力、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思考。

 

  思考一:作为区域教师培训机构,如何在校本研修方面进一步发挥督促和指导作用?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教育、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着眼点,以预定目标和学校、教师的发展规划为基本方向,以满足学校内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自身力量、资源优势为主要依托,在学校、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在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相互作用下,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与专业引领下,由学校自行设计和策划、实施的一系列、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师教育和教育研究过程和活动,核心是学校“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校本研修应该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各个地方均在开展校本研修规范化学校或教师发展基地学校的评估验收。但如何让这项活动能更加有效地实施呢?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作法是:将校本研修的内容重点聚焦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性知识和研究性知识的发展,并要求结合学校和教师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和利用体现本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与需求的校本研修内容。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评估认定,他们的作法是:学校申报——教发院初审——组织初审过关学校校长开展校本研修专题培训——学校校长根据学校自身特点,设计校本研修模式,制订《校本研修方案》——教发院组织专家对学校的《校本研修方案》进行论证——校长参加由局领导、教育专家组成的考评组的答辩——认定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并且每年将对其进行年检,不合格则取消。这一作法,真正实现了校长是学校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这一初衷,并且也提升了校长的领导力。同时,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还研制了《校本研修学校手册》和《校本研修教师手册》,对学校校本研修进一步发挥了督促和指导的功能。

 

  思考二:如何培育区域内特别是学校适应教师成长的文化?

  通观名师的成长之路,应该说,对职业的认同感是最重要的。“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从内心对所从事的职业认为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申继亮教授认为,“职业认同”正在成为教师能否实现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但是,如何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呢?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取决于教师本人,其次,教师所处的环境带给他的职业感受。也可以说,要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首先要有内驱力,其次还得有外驱力。华东师大二附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教师是学校的第一教育资源”,这就让教师找到了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他们提出“首席教师”制度,建立骨干教师队伍和优青教师队伍,通过任务驱动营造教师成长的外部环境,以及在激发教师内在的发展动力方面的成功作法,如:让教师享受事业成功的幸福,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营造教师成长的宽松环境等等,都将是促进教师自主成长的重要因素。让教师在这样的团队中感受到家的温暖,有归宿感,这既是增强职业认同感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想想我们现在:各种各样的培训,每次培训签到,强调纪律,布置作业,检查验收……教师被动参与,培训者疲于奔命,吃力不讨好,收效也不高。我想:不论是学校校长,还是作为培训者的我们,是否应该从“根”上作起,培育适应教师成长的环境?亦或文化?让培训为教师专业成长插上翅膀,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剂。(双流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赵剑云 供稿)

 

 

  【省外研修(大连站)】

 

  跟岗研修,更新观念,在引领中提升

 

 

  2012年3月3日至8日,在成都市教师发展中心的精心组织下,成都市首届教师培训者培训班的20余名学员参与异地研修,考察了大连市教育学院、大连三十四中、大连实验小学及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通过实地参观、专家引领、互动交流等活动,围绕教师培训专业化的路径、深化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学校文化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学员们被教师们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被致力于教学改革的研修员们的潜心研究、孜孜探索的精神所感动,收获满满。

 

  一、走进校园,感受浓厚校园文化气息

  3月4日我们考察了大连市三十四中和大连市实验小学,我们被两所学校深厚的校园文化深深吸引,走进大连三十四中,学校标志性建筑映入眼帘,上面刻着“璞石能生花,这是教育之功”,璞石:内蕴精华。唯有用爱心、智慧、方能雕出精妙之花,走过半世纪的三十四中学,荟萃着精湛的雕塑大师。大连市第三十四中学始建于1962年,学校秉承“提升教师,以校为本;发展学生,与时俱进”的先进办学理念,成为大连市初级教育的中流砥柱,先后被评为:“健康促进学校国家级金牌示范校”、“全国教育情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示范青少年法律学校”等荣誉称号。把“做最具思想活力的现代学校”为学校发展目标,以“双三我”活动为载体,即“我看我自己”——引导师生正确地自我认识;“我做现代教师(中学生)”——引导师生持续地自我发展;“我学身边人”——引导师生主动地自我学习。通过“自主——互助——引领——反思”的研修模式,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大连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校舍始建于1907年,学校拥有电教馆、体育馆、微机室、科学实验室、合唱室、多媒体语音室等优良的教学条件和设施。 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大连市实验小学始终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以“减轻负担,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突出个性”为办学目标,学校曾多次被辽宁省教委命名为“文明学校”、“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辽宁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创新研训模式,提升干部教师专业素养

 

 

  大连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在深化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建设方面有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特色。一是建立研究型管理机制,牵动区域教育内涵式发展;二是强化研训队伍建设,提升区域教育服务水平;三是创新研修模式,提升干部教师专业素养,通过七种培训方式,提升区域内干部教师专业素养。其中“过关式”培训、“优教式”培训、“聚焦式”培训模式值得借鉴。

  1.“过关式”基础培训的基本做法是:在西岗区全员教师过三关,以学科知识过关、拓展知识过关、教学技术能力过关为核心内容,学校、区域两级研修、培训、评估为手段,以区域学科研训教师定期调研为保障,每学期初期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各学科各学段知识过关测验,每学期中期研训教师组织各学科教师知识过关评估,以此促动教师有指向性地钻研教材、课标,促进专业化发展。

  2.“优化式”个性培训:为了促进名优教师的快速成长,培养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的个性化教师,带动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西岗区在全国范围内聘请对学科教学有理念、有方法、有特色、有影响的各学科特级教师、高级教授和学者作为导师,进入每一位学科带头人的常态课堂中观课,寻找教师已有的教学潜质、优势、特点,指导其将潜质个性化,将优势风格化,将特点特色化。

  3.“聚焦式”追踪行动:针对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展“聚焦”行动,即:对准镜头,调好焦距通过录像课和随堂课,聚焦教师培训,聚焦教研组(备课组)研修活动,聚焦典型教师的追踪指导带动学科(备)组整体教研水平提高,通过聚焦行动,优化了传统的下校听评课指导交流模式,以聚焦行动为基本途径,有计划地对每个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强化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个性化培养,提高了研训教师对特色教师的培养能力。

 

  三、对区域性教师培训工作的反思:

  对照大连教师培训工作,反思我们区域性教师培训工作,深深感到我们的培训工作与先进地区的培训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也给了我们许多启发,结合我区教师培训工作,我们对区域性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了以下思考:

 

  1.关注教师需求,提高培训质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最根本的就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因此在培训前做好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参培教师的真实需求,做好需求分析,遵循“以师为本、以生为宗、研师相长”的原则,精心设计培训方案,确保培训的实效性。

 

  2.积极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

  在培训中打破传统的专家讲座单一方式,以教师为主体,结合课题研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课堂为主阵地,交流和共享教师实践性知识,可采取“专题讲座——课例展示——专家点评——交流研讨”体验式培训模式;“名师指导——同课异构——观课议课——总结反思”的参与式培训模式;“带题研修——空中课堂——送教下乡——集体反思”的开放式培训模式;通过创新培训形式,实现教师理论提升的跨越,达成教师个性化成长与发展的目标。

 

  3.做好培训效果评估,提高培训质量

  教师培训工作富有挑战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到培训效果,因此培训的组织机构需要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促进培训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大连教育学院在教师培训效果评估中以10个要点作支撑: (1)考勤 ,考勤是培训的基础和前提;(2)课堂观察,此项是培训效果的重要参考,专设项目秘书进行课堂观察;(3)参训感言,作为主观测评;(4)满意度问卷,作为客观测评;(5)纸笔测验,检查参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达成情况;(6)研究性作业,考察学员通过培训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情况; (7)职场跟踪,培训结束后进入参培教师课堂,以听评课的方式,了解学员培训后课堂教学行为是否转变;(8)学生反馈(基于学校) ;(9)档案建设,培训机构做好翔实全面的学员成长档案;(10)专业成果(工作研究)。通过落实以上10个评估要点,提高培训实效性。

  教师培训必须扎根于实际,又需在不断的追求中创新。因此,多渠道有意识地拓宽视野、关注各地教师培训的先进经验,在对比中认识和借鉴他山之石,努力“攻玉”,是我们培训者应有的意识,更是自己参加此次跟岗学习后的理性思考。(温江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易红 供稿)

 

  

【学员感悟】

  这次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集中培训,有跟岗研修,有专题讲座,有实地考察学习。既丰富了我们的理论,又给我们指出了一些可操作的对策。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我将把这次学习到的新思路、新方法运用到我的研训工作中。(青白江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王方义)

  对于省内跟岗研修,印象最深刻的是武候区计算机实验小学的评课:上课时大家认真听课,课后坦诚评课,互相切磋教学技艺并书写教学反思,碰撞智慧火花,共同提高。相比较而言,我们这里对于坦诚评课这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都江堰市教师进修学校 田芳)

  在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跟岗学习收获颇丰。他们忘我的敬业精神、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精细严格的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工作模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教、研、培一体化”, 以教研工作为中心、以科研工作为先导、以培训工作为支撑,解决实际问题,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做到了主体融合、内容一致、形式合一。很多做法值得我们效仿。(青白江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陈亮)

  我们第二学习小组有幸到我市优秀教师培训机构——“武侯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跟岗学习。一个优秀的培训团队的形成是一批优秀教师努力的结果。除了印象深刻的甘雪梅老师,还有热情智慧的汪翼主任;和蔼亲切、文味十足的李国京老师;可爱、充满战斗激情的徐猛老师;在每一个休息间隙为大家端茶送水的不知名的老师……武侯跟岗不虚行,细节体味中,我们在思索:该怎样开展培训工作?(成华教师进修校:叶旭)

  我有幸与参加成都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者培训的27位教师一起,到我国东部发达的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进行培训学习和参观考察。真实的感受到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达、城市建设的别具特色、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相得益彰、基础教育的优质高效等。切实地看到了我们和他们之间存在的差距,我们尤其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追求卓越,为本区域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持、创造条件,让他们充分享受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感。(大邑县教师进修学校 何俊杰)

  有学习才有研究,有研究才有指导,有创新才有个性,有个性才有特色,在以后的实践中加强学习与经验总结。转变观念,科学开展教研工作,做到先研后训,先点后面,以研带训,以训促研,研训结合。力争为本区的教师专业发展,教研、科研、培训谱写新的篇章。(青白江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黄小明)

  去年11月,我县教研、进修机构整合了,机构整合本是好事,但对于我们,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如何尽快完成教研员向研培员的角色转变,促进研、训一体化,切实提高研训实效,促进我县教师专业发展。在我们苦苦求索的时候,迎来了培训者培训力提升第二阶段培训,这次培训,宛如一场及时雨,润泽了几近枯竭的头脑,开启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收获颇丰,感悟良多。(金堂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白虹)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采取的对骨干教师的评审、骨干教师享受的权利以及骨干教师应履行的义务的规定。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教师的管理,包括对教师的培训等等方面都需要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激励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任务规定,让激励成为任务完成的驱动力。通过赋予任务的激励,使骨干教师或名师能带动全校甚至本地区的教师共同发展。(彭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曾文俐)

  可以说:一种理念奠定了教育教学的基础和方向,一次培训让千万朵教育教学的小花竞相开放。通过这次大连学习考察,大家普遍感到,成都市教科院组织学习考察的重要性,以及这次考察学习的目的性强、针对性强,对我们触动都很大。不仅开拓了大家的视野,拓展了思路,学习到了大连先进的经验,同时增强了今后工作的信心,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和举措。(温江区研培中心李迪娅)

  着眼于区域内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人生幸福、提升区域内教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是浦东新区教师继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浦东教育能超速于当地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国教育界乃至国际教育界的学习榜样的根本原因。它的许多做法非常有借鉴意义,但是如何在本区域内进行实施与借用,还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面对现实有时甚至是难题。(郫县教师进修学校 甘静)

  “角度决定深度,眼界决定境界”,在培训的每一天,我们的人生态度、教育观念、教学理念都受到强烈的冲击。我在跟岗中体验到三点:规范的“项目”、“课程”、“课题”意识;立体、多元的骨干教师培训体系;把“成就课堂”作为一切教师培训的核心。10天时间,我们在看中学,学中思,为我们积聚了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都江堰市进修校 张惠)

  在大力提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培训者队伍的中一名新人,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做到研训一体,如何通过我们的培训,引领学科教师,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把培训框架的建构和点的研究结合在一起,做一个有思考,有研究的培训者?这次培训让我的这些问题解决得到了很大启发和帮助(蒲江县教培中心 髙雁群)

  几天的时间,眼界大开,心灵震撼,感触颇多,感受很深。其中最为深刻的认识是: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力量,是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实施者。培养一名合格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的成长即职业社会化是一个非常复杂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教师可能很快成长成熟发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有的教师也可能很快退出或产业职业倦怠,使教育事业蒙受损失。影响教师成长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研究并根据教师成长发展的规律,为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和创造有利的条件。(崇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赵虎)

  十天的时间,开阔了视野,震撼了心灵,一路走来,体验了太多成长和收获的幸福。培训之旅是幸福的,我要将这幸福传递到今后的培训、工作、生活中,让我身边的每一位都享受这种幸福。(新津县教师进修学校 袁蓉)

  作为学科教研员和教师专业培训者,在教师继续教育中,我们面临的现实挑战和专业要求是多方面的。除了我们要具有出色的实际授课能力、讨论教学的能力、理解多样教学风格的能力、对教学实践的评估能力、制定专业发展目标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还应该把视野拓展得国家开阔,思考得更加深入。如果说教育发展有时候需要“跳出教育教育”,那么我们更多的时候则需要“跳出研训来思考研训”。

  “他山采石,可以攻玉”。 学习浦东经验,反观我们自己的研训工作,我们应该如何去思考和探索呢?在新课改实施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如何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机,如何根据学科教学要求和不同教师阶段的发展特点定位培训目标,如何采取符合老师们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培训形式,尤其是培训过程中有效地管理、反馈、评测和跟踪……需要我们结合区域教师实际潜心研究。

  就目前成都市的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来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在建设打造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外部环境上,可谓不遗余力,除了一系列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外,各种培训名目繁多,如针对新课程实施的三级培训,全员继续教育菜单培训,以学科为单位的教研培训,以学校为单位的校本研修,以名校为载体的基地校培训,以名师为依托的工作室培训……此外,还有送教菜单式培训,百千万名师工程,和教育行政干部培训等等,不可谓没花大力气;但是我们感到困惑的是,很多教师一方面是勉为其难地参加各种培训,另一方面却对培训怨气满腹意见不小。作为培训者,我们自己也颇感费力不讨好,收效并不高。

  显然,如何真正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我们各级各类培训工作的瓶颈。在课改不断深入、教师亟待加强学历后专业培训的今天,我们的培训要能够让教师去赢得事业的成功,去得到学生欢迎与社会的认可,得到领导的鼓励和同行的肯定,去切实享受事业成功的幸福才行,这需要我们要为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为教师的多元发展提供契机和条件,让研究和培训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所需。……

  反思后的感悟让我非常感谢本届“培训力提升研修班”。如果说,培训时忙于接受和记录,那么此刻的“反刍”真的让我有了一种沉重而后怕的感觉——要是我没有这次培训,没有走访浦东名校教育培训的考察之旅,我会怎么样呢?也许会更“轻松”吧,但那绝对是一种由于无知和浅陋的轻松。认识到这点,也许也是一种提升吧?(金牛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罗小维)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教师发展中心

  2012年3月15日

扫一扫关注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