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Time}}
充分国际化,教育要先行——成都教育国际化发展专项规划(2012-2020年)研制工作咨询会侧记

  中共成都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全市“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战略发展目标。要实现“两化”,教育怎么做?

 

  2012年7月1日,成都市教育局在瀚文大酒店召开《成都教育国际化发展专项规划(2012-2020年)》研制工作咨询会,邀请了知名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剑桥国际中心执行主任张彦玲、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沈海驯、四川大学发展中心主任刘莘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李江源教授,就成都未来8年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等问题进行咨询,听取专家们的宝贵建议。市教育局对外交流处黄兴国处长,沈鹏、魏静副处长,唐琴老师,市教科院院长洪涛,院长助理秦建平,教科院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胡燕、刘旭、陈进副所长等参加了此次咨询会。

 

  咨询会由洪涛院长主持。黄兴国处长首先代表市教育局就专家们长期以来对成都教育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对此次《成都教育国际化发展专项规划(2012-2020年)》的研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他谈到,中共成都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今后五年加快成都教育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战略目标,即“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成都市教育局党组会议将“成都教育国际化”作为会议主题进行讨论研究,提出成都充分国际化,教育要先行,要在西部领先,并争创全国一流。教科院院长助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秦建平就《成都教育国际化发展专项规划(2012-2020年)》的撰写和《提纲》中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基础和背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加快教育国际化的任务计划及其重点工程、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改革试点和制度创新以及保障措施等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之后,专家们开始就成都教育国际化规划的制定各抒己见。

 

  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沈海驯高度评价此次成都市的教育国际化发展专项规划,认为规划《提纲》“立意非常高,思维很前卫,在国内堪称一流”。在简要介绍了宁波市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与思路后,他建议:(1)成都在规划《提纲》中对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有清晰的认识,分析既要有数据,也要有案例说明;(2)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分步实施,有近、中、长期的内容安排;(3)指标可以采用图标显示;(4)将《提纲》中的“重点工程”放在后面,并且应该更具体一些;(5)制度化创新这部分写作起来很困难,“要多动动大脑: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能够做什么?”(6)对外交流合作要积极主动,但是要要稳妥谨慎。外来的教育机构和外籍教师具有不稳定性和短期性。

 

  上海师范大学剑桥国际中心执行主任张彦玲认为:

  首先,顶层的制度设计与实践创新“是两个东西”,要统筹考虑,要虚实结合,着力推进基层实践创新。因为,如果不注重顶层的制度设计,实践创新就会变成短期行为,而不推进基层实践创新,顶层的制度设计就是一个空壳。所以,既有理性的实践的指导,又有实践对理性思考的支撑。

  其次,要搞清楚思维的逻辑起点,譬如什么是国际化?要弄清其内涵;成都市政府为什么要推进教育的国际化?理由要阐述清晰、充分,有说服力。要考虑并想清楚政府与民间、与老百姓的不同思维角度和不同的做法。

  第三,教育国际化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要达到的目标。中国的教育国际化进程从清朝末期就开始了,它与中国现代化是同程和同质的,是“杂揉”在一起的。所以,规划的时候要将教育国际化与教育现代化“搭在一起去考虑”。政府要搞教育国际化,一定要考虑自己的资源,看这些资源是否已经具备,能否利用。

  第四,建议将教育国际化的“总体目标”改为“战略目标”;同时要认真研究其“基本战略”是什么。要从道、法、术三个维度去考虑规划的制定。从方法的维度讲,一是分阶段,近期、中期、远期;二是分模块;三是拟出规划的细目。在技术方面,最大的、首先要遇到的难关就是外语。规划要向国内外公布,概念的表述能否让外国人也看得懂,与国际上的表述相一致、相吻合,这一点很重要。要有英语水平高而且了解国际化的人才参与到规划的制定中来。所以,要搭建立体的结构,要花大力气去思考,去做这件事。

  最后,必须清醒:成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国际化,我们就做什么样的规划。不要去与其他城市比,不去争,也不要慌,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四川师范大学李江源教授建议,规划要明确成都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是什么,首先要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搞清楚。必须强调培养具有世界眼光(视野)、国家(民族)认同感的现代公民。规划一定要有广度和深度,要敢于突破陈旧固化的思维方式;教育国际化的规划是以融入现代化为主轴,以促进基层学校和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所以,要精心规划。

 

  四川大学发展中心主任刘莘教授非常赞同张彦玲主任有关“思维逻辑起点” 的观点。他认为:

  首先,教育国际化有“化进来”与“化出去”的区别。“化进来”就是将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教育的监测与考核评估、教育管理等等引入进来,因地制宜地消化、吸收,并加以创新,成为“我的东西”; “化出去”就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以我为主”,参与国际交流,开展教育合作,要有我们自己可以用来交流与合作的东西,要让国际上听到中国教育、成都教育的声音,要扩大我们教育(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制定成都教育国际化专项规划应该有这样的思维逻辑的高度,唯有如此,规划才能做到高屋建瓴。

  其次,规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学生,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的发展。规划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全球公民视野”;要考虑学生的价值导向、能力导向和职业导向,如社会想象力等,要深入研究这些关键词。

  第三,既然是专项规划,就应该考虑大的项目的规划和资源投入,包括经费投入。从2012年到2020年,政府应该在教育国际化的哪些方面投入,采取什么方式投入。这要多动动脑筋。

  第四,建议建立成都教育国际化资源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以包含成都学生在国外的活生生的案例,有生动翔实的资料,而不仅仅是数据。同时,可以考虑聘请教育国际化的专家顾问;网上的资源要利用起来。

 

  专家建言后,到会的各位同志与专家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专家对各位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和说明。

 

 

  最后,洪涛院长再次对专家们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为成都教育国际化规划提供宝贵的智力支持与帮助表示深深的谢意,并要求项目组的同志要以务实的态度认真学习领会专家们的建议,将其体现在将要制定的《成都教育国际化发展专项规划(2012-2020年)》之中。

 

扫一扫关注微信
Baidu
map